教务教学
一、成果简况
成果名称 | 实行分层分流与调控分配增强职业教育发展与服务能力 | |||
成果类型 | 论文 | 出版、发表 或使用时间 | 2021.04 | |
出版单位、发表 刊物或使用单位 | 《文渊》 | 成果字数 (千字) | 4 | |
成果所属学科 | 教育学 | 成果语种 | 汉 | |
成果受到过项目资助情况(取最高级别,限填2项) | ||||
成果项目来源 | 项目名称 | |||
2020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 分层分流精准对接推进职业教育研究 | |||
|
| |||
成果被引用 或采纳情况 | 万方数据库收录。
| |||
社会影响或社会效益 | 根据教育部2021中考制度改革的要求,普高和中职的招生比例从原先的6:4回落到5:5,各地也开始积极推行中考改革,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进行等比分流。对中考“分流”比例的重新调整,是国家出于对推动教育改革,扶持中职学校所作出的决定,中高考分流,未来可以保证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进行分割,让制造业蓝领人才得到极大的储备,这一情况与论文所提出的观点高度契合。分层分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倒逼职业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更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方向改善,配合积极有效的政府调控,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优化与调整,在建立更加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人才培养与利用的协调统一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 |||
成果获奖情况 | 《文渊》编辑部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
二、成果简介
注:成果选题意义和内容前沿性;篇章结构和基本观点;主要创新和理论价值;研究方法和 学术规范等。(限填2000字) 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高峰即将到来,但职业教育生源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和服务水平。因此,可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在中考、高考之际进行分流分层定向教育,从生源上保证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同时在毕业输出过程中适当进行政策引导和干预,以保证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吸附留置,使毕业生就业流向趋于均衡,这样既可以节省高校教育资源,促进职普融通,同重并举,还可保证企业一线人才需求,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其持续发展的桎梏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观念依然顽固,职业教育始终走不出“二流教育”的泥潭。虽然国家重视,但无论从政策执行和政府投入来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普通教育差距巨大,职业教育地位“边缘化”不断放大。其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还亟待加强,育人质量也需要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做实做强,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通过立法或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让企业真正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二、篇章结构与基本观点 论文主要从实行分层分流与调控分配的考虑、实行分层分流与调控分配的主要措施、实行分层分流与调控分配的益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做法和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任。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职普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三、主要创新和理论价值 论文重点创新提出了实行分层分流的措施及未来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有效化解职业教育现实困境、保证职业教育生源供给、促进职业内涵建设、实现职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利用等方面均具有参考价值。 1.多措并举保证职业教育生源数量。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对自己能力定位不准确,这既浪费了高校教育资源,又使地方企业单位出现了一线实操技术工人招工困难。在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时进行分层划线分流输出,以此保证中、高职院校生源供给。进一步加强普职融合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动并深化普职融通的有效改革,促进学生横向和纵向甚至跨界的流动,有效保证普职融通的推进。大力加强社会职业教育价值观建设,通过加大对技能大赛冠军、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优秀人才的宣传,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误解,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 2.市场导向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积极探索“就业引导,统筹定向,分层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企业用人岗位大数据分析平台,采取出口引导入口的办法,科学确定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招生比例,保证企业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层次发展,快速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 3.建立健全分层分流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以满足人们的技能学习需求为本,而不是设置门槛采取选拔的方式来决定是否接受人们的学习愿望,因而所遵循的规则是开放—教育—就业机制,满足需求以促进公平。当然由于学习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分工的选择性,采取适度的选拔手段不可避免,但是选拔的目的不是“制度拒绝”,而是因人而异指导不同学习基础和能力特点的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考试或其他选拔方式不再是为了淘汰,更主要的是发挥“导学”作用。 4.调控分配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利用。经过对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深度分析,毕业生流入东北地区毕业生流入最少,占比仅5.71%。可见,政府应当重视经济发展差异与人才流失之间的密切联系,站在宏观调控的层面,积极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在产业分布上进行统一调配,加大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用政策资源将优质企业吸引到欠发达地区落户生根,栽好“引凤梧桐”,同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在人才定向培养、毕业生统分统配方面发挥政策干预作用,以保证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补充,真正让职业教育发挥好服务全社会、全地域经济的作用。 四、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 1.文献研究。阅读、翻阅与课题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认真学习前人思路观点,吸取宝贵经验,提炼精华,开阔思路,抬升课题研究的起点。 2.问卷调查。主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广泛征求学生家长的认可程度,以及对实施策略及设计方面的合理化意见建议。 3.访谈法。对重点专业对口的单位企业进行走访,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对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了解校外单位的合作态度,寻找和分析构成合作关系的条件,共同探讨措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