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先进个人 | 医药学院 杨东昊—— 迷彩砺成长,初心向未来
作为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学院 25 级新生,杨东昊初入校园时满是好奇与期待。而为期三周的军训,不仅让他体会到军人的艰辛与责任,更在站军姿、整内务、练方队的点滴中完成蜕变,从懵懂新生成长为获评认可的 “军训先进个人”,朝着 “优秀吉职学子” 的目标稳步迈进。
站军姿是杨东昊军训的 “第一道坎”。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有一套 “硬规矩”:头正肩沉、后背挺直,双手贴裤缝、拇指扣紧食指第二关节,腿绷直、脚分 60 度。起初,他频频犯错 —— 肩膀不自觉耸起,拇指忘了扣紧,双脚习惯性歪斜。站到 5 分钟,汗水就流进眼睛,涩得想揉却只能强忍,眼泪与汗水混着往下淌。好在教官手把手指导,还陪大家一起训练,分享站军姿的技巧。杨东昊牢记要领,反复调整,渐渐从 “常出错” 变成 “标准范”,挺括的身姿里藏满了坚持。
内务整理是杨东昊的 “成长课”。初次叠被子,他叠出的 “瑞士卷” 与标准 “豆腐块” 相去甚远。教官告诉他 “三分叠,七分修”,要压实棉花、精细修角。从此,他每天晚上把被子压在身下,清晨早起半小时琢磨叠法,手指一遍遍抠捋被角,终于让松软的棉被变成方方正正的 “豆腐块”。桌面整理也不含糊:水壶放门口、盆归洗手池下、行李箱按大小排窗边,柜子 “左物右书”、桌面无杂物。起初他常忘摆放位置,便和室友互相提醒,慢慢养成习惯。这份细致最终有了回报,他被选为 “内务标兵”。
方队训练则让杨东昊读懂 “集体” 的意义。从原地踏步到齐步走,再到难度升级的正步走,对配合的要求越来越高。刚开始,他腿抬不高、臂摆不到位,拖累排面整齐。为跟上节奏,他利用休息时间加练:对着墙练摆臂角度,绑着绳练踢腿高度,反复揣摩与身边同学的间距。终于,他能精准跟上队伍节奏,与同伴步幅一致、摆臂同步。
阅兵仪式上,杨东昊与队友们以饱满热情展现训练成果,整齐的方队、昂扬的姿态赢得认可。这段军训时光,让他学会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集体中互帮互助,更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那些烈日下的坚持、教官的温暖教导,成了他人生里的 “迷彩印记”。未来,杨东昊会带着这份坚韧与集体意识,在吉职的求学路上坚定前行,朝着 “国家栋梁” 的目标不断努力。
初 审:李泓辉 复 审:杨晓明 终 审:段世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