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先进个人丨智能制造学院闫天杨——以砥砺行展风采,智院新生树标杆
九月军训场,骄阳与风雨交替考验着新生的意志。25 级智能制造学院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的闫天杨同学,凭借坚韧不拔的训练态度、主动奉献的互助精神与严谨细致的作风,获评 “军训训练标兵”,成为新生群体中的榜样,生动诠释了智能制造学子 “严谨务实、积极向上” 的精神底色。
在军训训练中,闫天杨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把 “站好每一分钟军姿、走好每一步队列” 刻进日常。九月烈日下,训练场地表温度攀升,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浸湿迷彩服衣领,他依旧保持下颌微收、双肩后张的标准姿势,双手紧贴裤缝纹丝不动 —— 教官曾在全连前称赞:“闫天杨的军姿稳、眼神专,是大家的示范!” 遇上阴雨天,雨水打湿训练鞋,跑道湿滑难行,他仍努力挺直腰杆,齐步走时精准把控 75 厘米步幅,摆臂高度严格对齐肩膀。正步训练中,为攻克 “踢腿定住易晃” 的难题,他利用午休留在操场加练,绑着轻便沙袋增强腿部力量,膝盖处的迷彩裤渐渐磨出浅痕,最终练出稳定有力的正步动作,成为连队队列训练的标杆。
闫天杨还将专业里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的态度融入军训,不仅自身优秀,更主动带动他人。见同宿舍同学正步踢腿高度不一,晚训后他陪着同学反复练习,手把手纠正膝盖绷直的发力点;发现有同学站军姿头晕,他第一时间报告教官,待同学休息好后,又分享自己总结的 “调整呼吸缓解疲劳” 技巧,还递上整理好的训练要点笔记。在内务评比中,他的床铺同样亮眼:每天清晨提前十分钟起床,叠被子时先铺平被芯、反复按压折痕,再细致捏出棱角;床头柜上,牙缸、牙刷、毛巾按标准列队,军训手册叠放整齐,让 “纪律意识” 在细节中落地。
“标兵不是天生的,是多练多坚持来的。” 闫天杨的这句话,成了许多同学的训练动力。教官评价道:“别人练一遍,他主动多练一两遍,自己优秀还帮他人,这才是标兵该有的模样。” 如今军训虽落幕,但闫天杨的坚韧与热忱仍在传递,激励着智能制造学院的新生们,将军训中锤炼的毅力与认真,融入铁道信号专业的学习中,以标兵为镜,在青春赛道上稳步前行。
初 审:齐 迹 复 审:杨晓明 终 审:段世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