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先进个人丨医药学院南明祎——以汗水浇灌成长,用奋斗书写青春
19 天的军训时光悄然落幕,当 “训练标兵” 的证书递到手中时,我 ——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 25 级新生南明祎,望着身上仍带着汗渍的迷彩服,忽然懂得:这段浸满汗水的岁月,不仅是体能的锤炼,更是一场重塑自我的成长修行。
初遇军训,站军姿便给了我 “下马威”。“头正颈直、肩沉收腹,双脚分开六十度”,教官的指令清晰有力,可短短十分钟,烈日下的我已汗流浃背,双腿像灌了铅般发麻,指尖因紧绷而泛白。起初,我总盼着休息哨声响起,甚至想过打报告放弃。但看到身边同学即便脸色发白,仍挺直脊背纹丝不动,听到教官 “军姿是意志的试金石” 的鼓励,我暗下决心:不能认输。我试着调整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 “两肩后张” 的要领上,感受汗水滑落时的畅快,在一次次“再坚持一分钟” 的默念中突破极限。当我能稳稳站立四十分钟,得到教官 “动作标准” 的肯定时,我第一次体会到:成长,就是在与自我的较劲中不断前行。
军事技能训练里,正步走是最磨人的 “硬骨头”。“踢腿绷直、落地有声、摆臂到位”,为达到标准,我成了训练场的 “常客”—— 午休时,用背包带绑住小腿固定踢腿高度,对着镜子反复调整摆臂角度;晚训后,还拉着室友帮忙纠正步幅,直到脚底磨出了水泡,贴上创可贴继续练。记得有次合练,我因摆臂幅度不一致拖了排面后腿,愧疚之下,我主动留下来加练到暮色降临。终于,在队列考核中,我的正步动作成了连队的 “示范样本”,看着排面因我的带动愈发整齐,我深刻领悟:所有 “标准” 的背后,都是无数次重复与汗水的堆积,正如教官所说 “掉皮掉肉不掉队”,真正的强大,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作为连队的临时班委,“团结” 二字在军训中被我刻进了心里。拉练时,有同学因体力不支落在后面,我立刻接过她的背包,陪她放慢脚步,还号召身边同学轮流鼓劲;有同学因想家情绪低落,我每晚陪她在操场散步,分享训练技巧,帮她重新找回状态。当全班无一人掉队完成 10 公里拉练,当我们的方队迈着整齐步伐通过主席台赢得掌声时,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涌上心头 —— 我深知,“训练标兵” 的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它藏着教官的悉心指导,藏着同学们的互助包容,是整个连队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的成果。
如今,军训的哨声虽已远去,但它教会我的坚韧、纪律与担当,早已融入血脉。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会以 “训练标兵” 为起点,带着军训时的拼劲,在学习中精益求精,在集体中主动奉献,用奋斗书写青春答卷,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让迷彩岁月里的汗水,浇灌出更绚丽的成长之花。
初 审:李泓辉 复 审:杨晓明 终 审:段世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