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丨学院教师热议东北抗联精神思政大课
(通讯员 刘建宏)9月9日下午,吉林省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思政大课引发热烈反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集体观看后纷纷表示,这堂跨越时空的思政课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为新时代思政育人提供了鲜活教材。
课程以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的深情讲述为主线,通过珍贵影像和历史细节,再现了杨靖宇将军从河南农民之子成长为抗日民族英雄的峥嵘岁月。教师们深切感受到,在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中,杨靖宇将军带领抗联将士以草根棉絮充饥、与数倍强敌周旋的悲壮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生动写照。"将军胃中无粒米的史实,比任何虚构的苦难都更具震撼力。"一位教师感慨道。
杨靖宇将军身上集中体现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跨越时空,与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一脉相承,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篇章。教师们认为,课程通过家国叙事与个体命运的交织,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民心、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这场跨越80年的精神对话,让教师们更加明晰了肩上的责任。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课程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在青年学子心中种下信仰的火种,引导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扛起民族复兴重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青春华章。
初 审:王泽强 复 审:杨晓明 终 审:段世娇

收看现场